1.君子如玉,于己自足自安,于人可信可靠可敬,人间大美。
2.“成熟的净化系统”在净化外物的同时,也自我反省、自我审查、自我检修,净化自身,以此确保“自净”功能不片面、不僵化、不专断,不受“自以为是”这种致命病毒的侵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以臻于完善。
3.自欺是一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殊不知,自欺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而是一种自我催眠,这不是自爱,而是自害,是内心软弱又死要面子的自恋者,对自己的精神麻醉与身心戕害。
4.自爱不是要求自己成为完人,而是尽力让自己性格中那些看似不完美的特质,也可以得其所,尽可能,显其长。在这一过程中,其实你慢慢地是在接纳自己、巧用自己、优化自己,即使你并没有刻意追求完美,你却会因此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完美。
认清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是自爱的开始;善用自己不完美的天性,使之在恰当的地方发挥最优的价值,是自爱的完成。
5.“谢谢”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值得推广的礼貌,正因它是以自身的诚意在回应他人的善意,是以由衷的敬意在致谢对方真挚的关爱。所以,切不可把“礼”曲解为“貌”,肤浅化为一种不走心的社会辞令。真正的“礼”源自一个人的真情实感与品格修养,你之所以道谢,不在于表现你的文明,也不是试图用这一句道谢来还清人情,好像此言一出便已抵偿了他人的关照与支持。
6.好奇心的夭折,即是精神生命的夭折。当我们丢失了活泼的好奇心,也就丧失了精神生命自我更新的活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缺少了好奇心的调皮捣蛋,我们的精神生命会因为没有活力而停止奔腾流淌,最后成为沉淀着废物和垃圾的臭水沟,成为暮气沉沉、浑浊不堪的死水一潭。
7.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尼采
8.真正自信的源头,总是来自自身。做你自己,做你喜欢的自己,你才会真正有自信;你喜欢这样的你,你对这样的自己感到满意,这才能带给你真正的自信;一个人的自信终究不是取决于他人喜欢不喜欢你。
当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自由和自信的气象时,可以找出很多很多别称:一个别称就叫作“魅力”;一个别称就叫作“自适”;一个别称就叫作“风情”。这些东西都来自一个发自内心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的人,只有喜欢自己的人才会具有。
9.我希望大家明白我这句话的潜台词——你想要什么样的好朋友,你就得先活成什么样的人!因为当你变成了怎么样的人,你才会吸引来同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