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笨鸟先飞,我还得笨鸟多飞
《活着》里福贵原来是地主家的少爷,他整天没心没肺,是个败家子,痴迷赌博,最后把家里的田地,财产全部输光了。
从此全家人从大豪宅搬到了破旧的老茅屋,他的父亲接受不了眼前的现实,郁郁寡欢,很快就去世,他的老婆家珍被娘家老丈人强行带回了自己家。
福贵看着家里狼狈的样子,于是他下决心要承担起责任,向别人租了五亩田地。
以前走在路上都有仆人背着走的福贵,从来没做过农活,只好跟着村民的样子一点一点学。
因为干活不够利索,所以他起早贪黑。
天还没亮的时候他已经在地里干活,晚上就借着仅有的月光继续干。
慢慢地,虽然也时常把手脚割破,但比以前干活利索了很多。
为了生存,他种了各种各样的菜,还种棉花,只要可以赚钱养家糊口,他就算再苦都愿意去做。
卖菜的时候,为了赶上早市能卖上好价钱,他提前4个小时就出发;
听到消息说要下雨,他就会手忙脚乱地在下雨前把棉花全部收完。
好不容易福贵从露宿街头苦熬熬到了自给自足,依靠的完全是比别人多吃苦多磨练。
普普通通的我们,同样也会遇到有心无力的时候。
但只要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千锤百炼,痛苦就不会把你束缚。
百炼成钢的坚持,总可以看到希望;没日没夜的勤劳,必会硕果累累。
就算是再苦的境况,多经历,多磨炼,日子总有转机。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别人的看法
妻子家珍从小就生活在小城市里,也是家庭富裕家人的女儿,福贵娶了家珍后,她的日子过得没想象中的舒适。
还没落魄时候的福贵经常出现在风流场所,家珍那时候虽说心有埋怨,但也不离不弃。
在福贵落魄以后,也甘愿陪着他一起受罪。
纵使家珍被父亲强行拖走,她也会把孩子生完以后再回来,换上破旧的衣服跟福贵一起干农活。
福贵被抓以后,家珍便一个人挑起了家里的重任。
两年过去了,福贵在战争中捡了一条命回家,家珍见到福贵,并没有抱怨,有的只是心疼他。
在一般人看来,家珍像是傻到了极致,也只有自己知道福贵不算坏人,他总会把责任扛起来。
杨绛先生说过: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每人的生活也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自己的选择才能容的下。
无论生活怎么样,活成自己的心意的样子,都是快乐的。
人和人之间的感受不会永远相同,生活的不易,过得怎么样,只有自己才知道。
把别人的干扰摆脱放一边,才能把自己的幸福活出来。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怎么才算是幸福的人生?
走过上辈子,才感悟到其实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幸福。
福贵的女儿凤霞,自从发了一场高烧,烧成了哑巴。
虽然老天爷对她不公,但她总认为和家人在一起就会很幸福,很满足。
她十二岁的时候,因为家里实在是穷的叮当响,无奈之下父母决定把她送人。
凤霞被带走的那天,满脸泪水的凤霞连哭都哭不出声音,硬着头皮也要到农田上看父亲最后一眼。
被领走不久,凤霞因为想家,于是深夜趁着别人不注意偷偷跑了回家。
等到她再被父亲送去别人家的时候,虽说她心里不愿意,但不哭不闹,很懂事地跟着父亲。
等到她快到新家的时候,她睁大眼睛看着父亲,满眼的不舍,泪水哗哗地就流了下来。
福贵也不舍得凤霞了,背着她往回走,凤霞就紧抱着父亲的胳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作家吴淡如曾经说过:
“家的概念跟贫穷与富裕没有关系,和房屋无关,它只跟你生命的感觉有关。”
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名利,钱财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到最后留下来的是家庭幸福的点点滴滴。
低谷的时候暖和我们的心灵,疲劳的时候传输能量,治愈着落魄的旅人。
一家人只要有爱的港湾在,哪怕还身处低谷,但已有盔甲。
其实人生最大的福气就是:有人和你同甘,也有人跟你共苦。

●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凤霞的老公是二喜,天生的偏头,他完全明白自己有天生的缺陷,所以做起事来就比别人多几分勤劳。
迫于生活,让二喜身上学了非常多的技能,全部活他都可以接,而且样样精通。
不论是补墙角,还是在屋顶翻茅草,他都会干得很出色:茅草别人一把扔过来,他侧脚一接一踹,再用手稳稳妥妥地接住,一点都不比别人差。
二喜因为心态好,后来他可以做搬运工了,要知道这个职位在当时是挺好的,收入不错。
他那乐观的态度,让身边很多人都把他当作是平常人来看待。
虽然有缺陷,但影响不到他的出色,凤霞的父母一家人都对他很满意。
二喜可以接受有缺陷的自己,并且乐观生活。
心理学家荣格说:
“对于普通人来说,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学会接受自己。”
一个人只有可以接受自己,才会对生活热爱并且坚持。
人生苦短,如果我一直在自我怀疑中破罐子破摔,就更难把生活过的好。
接受自己,心态端正,自己活的好,世界才会好。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福贵被抓去做士兵以后,经常跟死人混睡在一起,在战乱中抢食也没有泯灭他那颗捂在心中的希望。
一开始,还有支援军采用空投大米的方式来救援,他就可以吃上一顿饱饭,继续保留实力。
后来没木头烧饭了,他就一袋一袋大米扛在肩上走回来,晚上铺在坑道里,给自己睡一觉。
后来空投改成薄饼以后,众人争抢的比之前更加激烈了,有时候他抢不过别人,就去抢别人的鞋子,收一堆烂鞋底烧火煲饭。
福贵在最低谷的时候给自己造梦,在战场里感恩一顿饱饭的温暖就可以,在众多残骸尸体中庆幸活着的好运气 。
被敌人俘虏后,听说能活着,他立马又开心起来了。
后来他拿到盘缠马上掉头就走,饿就去买烧饼吃,困了就随便找个平稳点的地面睡觉,把每一个当前的日子都当成是末日来好好活着。
他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候看到了希望,珍惜好当下,活在当下,享受世界给你的微光。
我们通常说,人在低谷的时候有胆量好好地生活,在绝望的当下找到所有希望,一次来善待自己,人生无常,只是拦路的纸老虎的罢了。
我们如果都没办法躲开人生的无常,那我们就别惧怕它的张牙舞爪,过好当下,享受当下的生活。
●“活着”在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这本《活着》里面,基本上都是苦的基调,主角配角包括劳苦大众,没有一个人拥有最完美的生活。
被劳苦双面夹击的福贵慢慢地接受了生活无常,但他的内心始终不会被眼前的苦难所压垮,把握全部机会给生活增加色彩。
他的人生一直在悲剧和苦难中不断地重复,但都能面向过去,勇敢向前。
家珍的家庭生活是浸在苦水中的煎熬,但她获得了内心的满足,精神上的满足,再苦再累心中的阳光依旧会在。
凤霞爱惜家人,就算是耳朵失聪总是被嘲笑,也善良地对待这个残酷的世界,她永远带着一颗温暖的心,活在这个寒冷的世界。
二喜明明知自己有先天缺陷,也勇于接受自己,为家人承担起重任,一直为家人遮风挡雨。
劳苦是人生的常态,如果在苦的情绪中想不通,悟不透,人生很容易黯然失色。
如果在苦里加一些糖,生活也多了很多回甘的欢喜。
生存和生活的意义完全不一样,活着的意义并不是只为了生存,更多的是为了生活。
香港作家素黑在《好好修养爱》里这么解释“活着”:
“活着就是劳动,就是干活,把每一天活好,每一刻都生活在细节里。”
如果是人生常态,我们就用每一丝微光雕刻在细节里面。
在生活里扛起承担起责任,接受生活给你的一切,然后拼尽全力用力生活。
我们在伤痛后疗伤,在劳苦的生活里从不后退,不绝对强求,成功了就得到快乐,就算是失败了也是成功了,因为会得到成长。
当我们满怀希望挺过低谷,在黑暗中能看到黎明的光芒,最后留下来的就只剩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