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庄浪县,唐彩萍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她是庄浪麦秆画的代名词,见她便想起麦秆画,见麦秆画也总会念起她。她被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先后斩获国家,以及省、市、县诸多奖项与殊荣,累计培训学员3.5万人次,2025年5月代表中国赴约旦参加“茶和天下”展演,同年6月参加“根与魂”澳门展演活动。

初见唐彩萍,很难将她与“心灵手巧”直接挂钩。身高一米七八,体重160斤,个性豪爽。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高大爽朗的女汉子,内心却藏着极致的细腻与温婉。问及与麦秆画的缘分,唐彩萍说得益于大哥的熏陶。大哥自幼酷爱绘画,她对大哥的作品更是爱不释手,一有闲暇便照着模仿。16岁那年暑假,她突发奇想,用家里刚收完麦子的秸秆,尝试着做了一幅12生肖图,上色后拿去装裱。没成想不仅得到装裱店老板的夸赞,而且当场被人以40元买走。看着自己随手琢磨的小玩意儿换成了钱,唐彩萍又惊又喜,从此便一头扎进了麦秆画的世界。1998年5月,庄浪县荣获“中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称号。在立碑仪式上,她制作的200多幅麦秆画被县委县政府当作本地非遗文化特产,赠予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专家友人,赢得了广泛赞誉与欢迎。不满24岁的唐彩萍从此在当地便家喻户晓。

没学过绘画,也没受过专业培训,唐彩萍的麦秆画手艺全凭一腔热血慢慢摸索而来。妈妈的剪刀、熨斗,爸爸的电笔、烙铁、胶水,都成了她试手的“宝贝”。手无数次被刀子划破、被烙铁烫伤,这些在唐彩萍眼里都不算事儿,可麦秆不易着色又容易褪色的问题,却始终是绾在她心头的疙瘩。“刚开始用绘画的颜料上色,但颜料在麦秆上不像在纸上容易着色,放久了还会褪色。后来我琢磨布料上色的原理,试着用开水煮。一开始不知道煮多久合适,我就从半小时起试,一次次地调整时长,最后总结出在开水里煮4个半小时,再在太阳下暴晒2个多小时,这样处理的麦秆不仅颜色鲜亮,而且永不褪色,用起来也很方便。”唐彩萍说,这看似简单的上色方式转变,她足足花了3年时间摸索尝试。

为了更专注创作,2008年,唐彩萍成立了首个工作室“巧手馆”,不少农村妇女闻讯赶来。“麦秆家家都有,平时也就编个草帽、给娃扎个蚂蚱笼,哪想过能做成这么精致的艺术品?唐老师真了不起,跟着她学了手艺,在家做麦秆画就能挣钱。”庄浪县韩店镇潘河村妇女柳爱爱说。唐彩萍的工作坊从最初的12人,渐渐发展到370多人,不少留守妇女在这里跟着她找到了自身价值。
“艺术是相通的”这句话用在唐彩萍身上再恰当不过,她不仅麦秆画制作技艺炉火纯青,其他手工制作也信手拈来。2012年,庄浪县妇联成立“扶贫车间”,邀请唐彩萍担任总经理,负责为全县留守妇女和陪读妈妈开展麦秆画及其他手工制作培训。毛线勾织的玩具、珠子串成的工艺品、废弃盒子改造的小器皿、麦秆做成的装饰品……在她的指导下,陪读妈妈们惊喜地发掘出自身更多可能性。截至目前,唐彩萍已累计开展培训120余期,培养出文静、王红瑞等一批能独当一面、颇具影响力的麦秆画及手工制作传承人。

“我跟着唐彩萍老师学麦秆画,她虽说没上过正规美术学校,可对画面构图、创作的敏感度却像刻在骨子里。有些东西她一看就会,甚至心里刚一想,就知道该怎么做。”说起唐彩萍,文静眼里满是崇拜。如今,文静不仅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更成为了庄浪县麦秆画的传承人,她的作品还荣获省市多个奖项。

问及自己的获奖情况,唐彩萍笑着说:“大概有三百三四十个吧?具体数记不清了,家里书房几面墙和书柜里,都是获奖证书和奖杯。”唐彩萍的麦秆画多以农村题材为主,涵盖花鸟、宫廷侍女、祖国河山等内容,风格昂扬向上、朝气蓬勃。其中《秋荷白鹭》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并被收藏,《长寿图》获甘肃省“陇原巧手”精品网络人气评选活动第一名,《爱的奉献》被“中国首届书画春晚”永久收藏,《我要去西藏》获“一带一路上的新疆——桑皮纸美术作品展”二等奖。2017年9月,她作为平凉选手嘉宾团成员参加《星光大道》,作品首次亮相央视。之后她本人及作品先后被中央二台《为您服务》栏目、东南卫视、《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专题报道。她个人先后荣获平凉市优秀民间艺术家、非遗培训老师、甘肃省优秀民间艺人、甘肃省乡村工匠名师等称号,同时担任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关陇民俗研究会副理事长、平凉市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在今年5月18日“茶和天下——甘肃文旅推广”安曼现场,唐彩萍现场制作的麦秆画以独特魅力惊艳全场,约旦王妃和加莉拉公主被其精湛的工艺深深吸引,亲自上手体验后竖起大拇指称她是“奇人”。今年6月在“根与魂——甘肃省非遗澳门展演会”上,唐彩萍制作的麦秆画《和平鸽》《中国龙》赢得与会人士的高度赞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称赞其“不同凡响,值得传承发扬”,并当场邀请唐彩萍为澳门小朋友传授麦秆画的制作方法。

“中国麦秆画起源于秦汉,最初僰人将麦秆编织或绘制成花鸟、动物图案,用来辟邪、祈求来年丰收,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成为工艺品。它的制作工艺纷繁复杂,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工序全靠手工完成,很考究个人艺术修养和毅力。唐彩萍的麦秆画构思精妙、技法细腻,作品古朴典雅又栩栩如生,称她为‘名师’当之无愧”庄浪县文化馆馆长柳坡表示。
打开唐彩萍的朋友圈,一条新动态格外醒目:“真正的名师从来不是守着老手艺不变,而是能让老手艺跟着时代活起来。”配图是她参加全省工匠能力培训班的照片。电话那头的她忙得脚不沾地,说正准备全市电商成果展的资料;各中小学校的非遗文化培训课程安排表也陆续出来了,得抓紧给孩子们备课。
在新时代守护传承老手艺的路上,唐彩萍顺着时代潮流推陈出新,创作出《哪吒闹海》《功夫熊猫》《美猴王》《奥运冰墩墩》等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并通过电商平台和网络直播,让麦秆画这门传统民间艺术真正“活”了起来。唐彩萍,这位土生土长的庄浪女子,正以一位舞者的姿态,在麦秆铺就的舞台上轻盈舞动、尽情翩跹。(记者 梁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