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宇树科技近日已开启上市辅导,最快将于今年10月提交IPO申请文件。这展现出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鼓励和欢迎态度。
早在去年4月,证监会就发布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下称“十六项措施”),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全方位提出支持性举措。
其中强调:依法依规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加强与有关部门政策协同,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健全“绿色通道”机制,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
宇树科技正走在这一“绿色通道”上。最近,宇树科技入选《时代周刊》“全球100大最具影响力企业”,并被归入颠覆者组别;其创始人王兴兴出席国家层面重要会议并强调技术全球领先地位,更凸显企业获得的高度重视。
树立标杆企业,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方向的集中体现,也映射出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价值认同。近年来,关于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的诸多政策陆续推出,为相关企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强大的资本市场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争夺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基石。科技创新天然具有高风险、长周期、重投入特性,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其要求,而资本市场通过风险投资与二级市场接力支持,可以为AI大模型训练、新药研发等耗资巨大的项目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
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本流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关键战略领域,并架起连接实验室与产业落地的桥梁。
在一系列制度设计中,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关键一环。7月22日恰逢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六年来,科创板通过设立科创板成长层、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等政策,为硬科技企业,特别是未盈利企业和红筹架构企业提供上市通道,助力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产品商业化。数据显示,六年来,科创板共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589家企业上市,总市值超7万亿元;IPO募集资金9257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
展望未来,随着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加大,科创板“1+6”新一轮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优化科技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协同创新,加速产业整合进程,为相关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指引和制度保障。
同时也要看到,资本市场支持不是无条件的。一方面,要对相关企业进行细致甄别,防止鱼龙混杂。对此,“十六项措施”明确,建立“绿色通道”的前提是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
另一方面要关注企业是否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即使是宇树科技这样的“领军企业”,也面临进一步增强市场化应用的过程。在近日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王兴兴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地把机器人推广到各种应用场景中,无论是工业、服务业还是消费领域。”
对宇树科技进入上市辅导期,有评论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概念验证期到商业化早期的过渡阶段,在后一阶段,行业开始尝试商业化,谁是龙、谁是虫,开始显现。
按照相关规定,科技型企业必须是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知识产权明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性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的企业。这是起码的要求,对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尤其如此。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构建与科技创新需求相匹配的资本供给体系。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应用场景广阔、更加具有商业化优势的企业应该获得资本市场的持续支持,进而为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系统性支撑,也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释放更强大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