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侯祥家 通讯员 王本朋 青岛报道
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实体、实战、实效”为导向,积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为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坚强保障。

突出实体建设强根基
投资400万元打造1200余平方米的区级综治中心,科学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办理区——指挥调度区”三大功能区域,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资源,实现政法委、公检法司等9个部门常驻,住建、金融等7个部门动态轮驻,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6个部门随叫随到,极大的满足了群众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健全实战机制提质效
建立“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调处、全流程处置”的工作闭环,配备心理咨询室、分析研判室、远程视频调解室等特色功能室,引入律师、公证、心理服务等专业力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公证办理、心理疏导等服务。今年以来,共接待来电来访1024人次,受理审查法律援助案件212件(其中民事92件,刑事120件);承担“12348”热线与“12345”热线融合后,每天安排2名律师对工单进行回复,截至目前已处理工单4461件,均按要求回复完毕,收到表扬工单2次、锦旗4面。
注重实效创新赋新能
依托省“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打通省、市、区、街四级网络,实现纠纷化解实时查看、实时监督。自平台打通以来,崂山区已化解矛盾纠纷2400余件,调解成功率98%以上。发挥区矛调中心电子屏指挥系统作用,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编码、准确录入、有序分流,为重大风险动态研判、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同时,将区级、街道矛调中心重要部位视频探头连接到区城市云脑,实现监控探头实时在线、高清流畅,让社会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连续五年荣登全国治理百强县的崂山区,正将综治中心打造为感知风险的“神经末梢”、便民利企的“服务前哨”。下一步,崂山区将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支点,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标杆意识,打造治理品牌,不断书写高质量平安崂山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