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第八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活动暨“南澳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在汕头南澳举行。活动凝聚了政府部门、自然保护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企业等各界力量,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南澳路径,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华白海豚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在粤东海域频频发现白海豚的踪迹。南澳岛作为北回归线上的生态明珠,是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当前,南澳正以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能源企业、人民群众协同发力的模式,书写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

据广东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文彬介绍,保护区通过“科学监测、法治护航、公众参与”三大举措筑牢生态屏障,已记录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9种、二级保护物种65种,并呼吁以法治、科技和全民行动守护白海豚栖息地。

近年来,汕头大学发挥其在海洋科学和保护生物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的支持下,与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海洋保护区管理机构及各涉海企业深度合作,结合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环境DNA等技术,围绕中华白海豚生存福祉,开展中华白海豚、饵料鱼及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工作,以高水平学科交叉共同助力南澳“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乡村生态振兴。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教授李平表示:“守护这片海域,就是守护物种存续的生命线。”
本次活动由汕头大学、广东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澳县人民法院、南澳县人民检察院、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六家单位联合主办。活动现场,广东南澎列岛保护区、南澳县法院、检察院等9家单位联合设置宣传展位,通过科普展板、互动游戏等形式普及生态保护知识。汕头大学国家级一流课程《走向海洋》课程组更组织百余名志愿者开展净滩行动,清理海岸线垃圾,践行“保护从身边做起”的理念。
南方+记者 余丹 陈斐仪
通讯员 梁波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余丹;陈斐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