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廿载青绿·林水答卷|西湖区:全域智治“多感合一”筑牢森林安全屏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9:36:00    

编者按: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杭州在林业水利领域精耕细作,将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胜势,书写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壮丽篇章。“廿载青绿·林水答卷”专栏,通过深入一线的鲜活报道,全面展现杭州在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道路上的生动实践。

林水的“答卷”,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故事,是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相辅相成的智慧,是环境美化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的喜悦,是城乡携手共绘青绿的和谐图景,是科技赋能守护山林的坚实保障……这份“答卷”,饱含汗水与智慧,彰显责任与担当,正是杭州20年来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一架无人机掠过葱郁林海,实时画面同步传回指挥中心;崎岖山路上,四足机器人背负消防水带稳步前行;高位监控塔上,高清镜头敏锐捕捉着林间细微的异常……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杭州市西湖区依托“林业生态全域智治多感合一应用场景”,守护16.93万亩森林资源的日常。

△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智能感知设备

曾几何时,森林防火依赖人盯人防,“发现难、处置慢、风险高”是最大痛点。西湖区农业农村局森林防火科工作人员表示,传统模式存在监测预警滞后、信息传递不畅、扑救决策依据不足等难题,广袤林区难以实现有效覆盖。“必须向科技要效率、要安全!”一场以“林火智治”为起点的林业数字化变革在西湖区率先展开。

“多感合一” 算法叠加破孤岛

变革的核心,是“一感多用,多感合一”全域治理体系。西湖区以2023年建成的“林火智治”系统为基础,加大智能设备投入,在林区布下“天罗地网”——94个高位监控、149个入山卡口监控、3座全自动无人机场,基本覆盖重点林区。

△ 无人机巡飞

但西湖区的突破不止于此。森林防火、防范毁林种茶、病虫害监测、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业务场景需求高度重叠,为何不能共享一套感知设备?

“关键在于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设备效能最大化。”西湖区在同一套感知设备上,创新叠加多种智能算法,这种集约化模式成效显著:一个高位监控探头,既能扫描烟火险情,也能识别毁林开垦的异常痕迹;既能监测松树颜色变化锁定疫木,也能在鸟类栖息地精准识别保护物种。全区高位监控中,已有49个叠加两路算法、8个叠加三路算法、2个叠加四路算法。省级“多感合一”底座平台实现了跨业务数据贯通,“一套流程管多事”,极大减轻了基层负担。

△ “多感合一”平台

立体防护:人机协同筑屏障

数字化赋能,最终要落到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实战能力上。单兵可视化系统、四足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部署,为森林资源构筑起强大的立体防护网。

实战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将智能感知装备深度嵌入一线实战单元。西湖区的单兵可视化系统,可实时回传火场第一视角画面、环境温湿度及气象数据,与后方指挥中心及180名护林员终端联动,构建起“监测预警-快速响应-精准扑救”的闭环链条,为科学决策和人员安全提供硬核保障。

此外,四足机器人正成为山林的新卫士,它们能攀爬50度陡坡,在-20℃至55℃环境下作业,负重登山、防火宣传更是不在话下。四足机器人搭载的双光谱云台,烟火识别预警更精准,并实现了牵引30米水带远程出水灭火,液压调节水枪角度可抵近压制火源,极大保护消防员安全。

△ 四足机器人

无人机巡查、高位监控瞭望、地面单兵与四足机器人协同、后端平台智慧决策——西湖区正全力打造“空天地人机”一体化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推动林业生态管理向“全域可知、全程可控、全时可信”的智慧化转型。

智护青山:生态守护新篇章

科技赋能,成效实实在在。“多感合一”系统自试运行以来,已成功预警毁林行为3起,发现疫木(枯死松树)20株,捕捉到野生鸟类信息28条。在森林防火方面,“林火智治”系统累计捕捉林缘农事用火5000余起,成功预警森林火情5起,烟火识别率高达97%,报警时间比人工方式提前至少30分钟。

△四足机器人巡林

这套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以“多感合一”为亮点的西湖模式,不仅筑牢了本地的生态安全屏障,更是为全省乃至全国林业科技智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人海战术到数字织网,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科技力量的深度融入,正让莽莽林海拥有更智慧的“守护者”,让绿水青山的成色更足、金山银山的根基更牢。正如一线护林员所言:“守护这片绿色,我们有了更明亮的‘眼睛’、更敏捷的‘手脚’和更智慧的‘大脑’,这是科技赋予绿水青山的新铠甲。”

△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步道

来源:市林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