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请来视障学生当“图书医生” 为盲文书籍“体检治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0:20:00    

■4月19日,二十多名启明学校的视障学生和家长志愿者在广州图书馆为盲文书籍制作封面贴纸。

除提供智能听书机等高科技硬件外,广图还通过志愿服务让视障者体验到阅读的每一个细节

走进广州图书馆西门,地上一条清晰的黄色视障导引线和一条盲道,明了地通往视障人士服务区。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日前,新快报记者走访了广州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区,通过了解视障服务区内的设备,跟随视障志愿者制作盲文书籍导引活动,同场体验影像阅读推广活动,感受视障人士畅享书海的点滴。

800台智能听书机

有500台在外借

黄色视障导引线和盲道,贯穿了整个图书馆的视障人士服务区,为视障读者提供了明确的行走指引。顺着导引线,新快报记者走进视障人士阅读区。

阅读区的左边是工作人员的岗位,视障人士可以在这里咨询或借阅书籍和智能听书机,旁边是配备有视障阅读软件的电脑区域。再往里走,书架上放置着5000册左右的盲文图书;低视力或者色度感应有障碍的读者在视障辅助阅读器上,通过放大倍数、调节色差等操作来阅读书本。值得一提的是,书架上配备固定的盲文标签,视障读者不仅可以快速定位馆藏类别,而且能独立找到所需盲文书刊的所在处。

阅读区里最显眼的要数那台无障碍阅读一体机。这是一台搭载了读屏软件和盲文点显器的电脑,视障读者不仅可以通过这台电脑上网冲浪、电子阅读,还能作曲和编程……

除了这些,广州图书馆还准备了800台智能听书机。据广州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有500台在外借中。读者只需要办理读者证就可以将听书机借走,一次可以借用半年,还可续借半年。更人性化的是,如果需要续借,视障读者无需亲自到馆,只需打个电话即可完成续借;如果忘了打电话,馆员也会主动帮忙在后台操作续借。

封面加盲文贴纸

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新快报记者留意到,盲文图书都是相当有分量的“大部头”。为了解决拿放不便的“硬伤”,广州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想出了在盲文书上贴上盲文贴纸的方法。

“以前,视障人士想看书,要把每一本都从书架上拿下来,翻开封面,用手触摸上面的盲文,才能知道书名。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书,还要摸索着把书放回去。”广州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区主管陆秋洁指着盲文书上的盲文贴纸介绍道,“几年前,我们同事决定自己改造这些书。我们买来了盲文写字本,一个一个地把书名钉在纸上,测试了书籍的不同位置,最终决定把盲文纸贴在书的封面上,这样子,大家要找书时,把书稍微抽出来一点,就可以摸到上面的盲文,判断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书籍。”

据介绍,以前没有盲文打印机的时候,他们都是自己买写字板,把盲文书籍的书名一个一个钉出来,再贴到封面上去。2023年,广州图书馆实施的《盲文书刊穿点“衣”畅游书海》项目更是入选了《2022—2023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典型案例》,成为了唯一入选的图书馆案例。

而购入盲文打印机后,这项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起来。在广州图书馆九楼的办公室内,工作人员蔡东恺将厚厚的盲文纸放入打印机的纸槽中,在连接的电脑上打开汉盲双向翻译平台,输入需要打印的文字内容,软件迅速将普通文字转换为盲文格式,屏幕上显示出由点阵组成的特殊字符。点击“打印”按钮,盲文打印机开始工作。不一会儿,纸上就印满了凸起的盲文点。

双向奔赴

视障学生志愿者化身“图书医生”

为了更好地打造视障人士服务区,视障志愿者和广州图书馆实现了“双向奔赴”。2024年11月,广州市启明学校与广州图书馆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共同开展“指读书海”志愿服务项目。他们以在架近1000册通用盲文版图书为目标,为其制作便于摸读的封面盲文标签。首批30名视障学生和家长志愿者在去年11月9日成功为292本盲文图书制作了标签。

4月19日,第二批二十多名来自启明学校的视障学生和家长志愿者再次在广州图书馆忙碌了一天。当天上午8时30分,师生和家长们就从钟落潭的学校出发,最小的学生曾雅婷,今年上五年级。

在广州市启明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时琴老师的指导下,视障学生发挥所长,将特制的胶纸放进盲文写字板。“钢笔”戳写盲文标签:第一行写盲文版本、第二行写书名、第三行写作者。视障学生制作出来的标签,老师检查无误后,就可以撕开胶条贴到书籍封面左侧。

胶纸很硬,写起盲文来有些困难,但同学们仍旧干劲十足,热情满满。初三学生范凤媚当天上午一口气就做了7本书的标签。结束服务后,她不好意思地打开了手掌,揉了揉发红的掌心。“今年的胶纸有点硬,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在她旁边,是初三级的刘森林。俨然成了“熟手技工”的他,在其他人都停下手后,仍然不停地“寻找”可以制作标签的胶纸。曾雅婷制作标签后,不忘给出建议:“这次的胶纸太窄了,有些写完了书名就写不下作者,拆装胶纸也增加了时间,建议馆方下次提供宽一点的材料。”这些视障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无障碍服务赋能。

“盲文书籍的盲点会随着摸读次数的增加而损耗,一旦点位塌陷,就会导致阅读内容出错。”时琴介绍。为此,视障学生的志愿服务内容还包括为盲文书籍进行“体检治疗”,检查盲点塌陷情况,并做好标记以便图书馆进行维护。“这个项目让视障学生将日常学习和课外阅读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自立和自强品质,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时琴说。

将无障碍进行到底

口述电影让视障读者感受电影魅力

在广州图书馆,口述电影是深受视障读者喜爱的影像阅读推广活动。4月13日上午,广州图书馆联合“心聆感影”项目团队举办了第103场无障碍观影活动——口述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来自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心聆感影”项目的口述员尚燕穗、李嘉瑶、何锦雯,用他们的声音为视障读者带来了一场充满想象力和奇幻色彩的银幕体验之旅。

“电影里有一个场景,朱同在操场上奔跑,他的笑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口述员尚燕穗详细地描述着电影的画面,让视障读者能够通过声音感受到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视障读者们专注地听着,虽然无法用眼睛看到画面,但通过口述员的描述,仿佛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中。

据了解,广州图书馆的口述电影活动不仅局限于馆内,还延伸到了馆外。4月10日,馆员和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志愿者来到荔湾区西村街道的“和光阅读馆”,为附近居住的视障者带来粤语口述电影《和平饭店》;4月20日,在寰映影城天河环贸天地店的支持下,广州图书馆携手星辰社举办了“大爱有声进影院”之《不说话的爱》融合观影活动。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次活动不仅招募了30名视障读者,还邀请了来自广州市启聪学校的50名听障学生免费观影。通过手语解说与口述影像的协同配合,打破了感官界限,让视障和听障人士都能享受到电影的魅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李佳文

编辑:聂粤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