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光跃动处,181.8万游客在东湖与城市共呼吸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4:47:00    

2025年的“五一”假期,百度地图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显示,东湖客流指数始终位列全国第二,跻身中国重点旅游景区。长江日报记者获悉,今年五一,东湖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81.8万人次,同比增长18.54%。外地游客占比七成以上,其中,00后、90后人群占64%左右,整体游客群体覆盖全年龄层。

游客乐游东湖。记者何晓刚摄

山水间跳动创新文化脉搏

清晨六点,凌波门的石阶已坐满守候日出的人潮。来自长沙的大学生陈欣把行李箱横在膝头,手机里循环播放着东湖日出歌单:“听说吉他会和太阳一起升起来,这样的浪漫只有武汉敢‘造’。”当民谣歌手拨响琴弦,晨光恰好跃过磨山脊线,不同口音的跟唱声在风里轻轻碰撞。

游客体验水上运动。记者何晓刚摄

在湖北省博物馆,数字光影正为千年编钟注入新生命。法国游客皮埃尔凝视着全息投影中舞动的楚袍广袖,惊叹道:“青铜器上的纹路在空气里流动,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而在欢乐谷的方言动物园里,一只“搞么狮”玩偶被孩子搂在怀里,武汉话谐音梗化作萌宠IP,让天南海北的游客笑了起来。东湖海洋乐园里,五岁的童童追着蒜鸟巡游方阵奔跑,与萌宠一起度过欢乐的假期。

亲子家庭来到东湖海洋乐园,欢度假期。记者何晓刚摄

在东湖沙滩,海内外游客不约而同在此度假,沙滩、夕阳、音乐、浪花,心旷神怡,在汉留学生彼得一行身着清凉海岛度假风装扮,选择五一期间在沙滩上“泡”上一天,“在我们的国家,内陆城市没有这样的风景,我们更没有机会像今天一样,不同国家的朋友聚在这里听歌办派对,这就是武汉这座城市的特别之处,包容、前卫、有想法!”

外国游客来到东湖沙滩感受“海岛风情”。 景区供图

闹中取静全龄共享慢生活

午后三点的东湖,像被风掀开的调色盘。汉服少女提着裙角掠过落雁玫瑰园,衣袂扫落的花瓣被摄影师定格;咖啡师在湖畔帐篷下手摸咖啡,特调的绵密奶泡里,有东湖的芳草香;杉美术馆的玻璃幕墙内,观展人坐在当代艺术装置前低声讨论笔触与隐喻;窗外的梧桐小径上,银发夫妇牵着手数地上斑驳的光影。而在更幽静的湿地栈道,南昌女孩苏雨蹲身轻触一丛月见草:“明明到处是人潮,转个弯却能遇见整片花海——东湖总给愿意慢下来的人留一扇窗。”

游客在东湖畔度假露营。记者何晓刚摄

楚风园码头排队登船的游客中,来自广州的摄影师刘先生特意选择夜游航线:“灯光映在湖面上像撒了一把星星,和白天相比另有一番意境。”绿道骑行道上,带着孩子租用亲子单车的南京游客周女士表示:“沿途每隔几百米就有休憩点,既能赏景又不怕孩子累。”

武汉植物园绣球花海中,一位身着汉服的游客正在拍摄短视频:“花海和古风装扮特别搭,发到社交平台后好多朋友问这是哪里。”湖光序曲广场的文创市集内,游客李女士挑选了一枚东湖波浪发簪:“把湖水的波纹戴在头上,算是带走了东湖的一抹诗意。”

游客在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游览文创市集。记者何晓刚摄

东湖畔流淌的城市温度

当最后一缕晚霞沉入湖心,九女墩的梧桐树下亮起星星灯,街头艺人在音乐小站抱着尤克里里轻唱,骑共享单车的少年们刹车驻足,细细聆听。带着父母夜游的90后赵倩倩举起手机:“你看,我爸妈跟着年轻人打拍子的样子,像回到三十年前谈恋爱那会儿。”

东湖绿道音乐小站,假日每晚为游客带来音乐演出。 实习生姜霜月摄

绿道转角处的驿站,穿红色马甲的工作人员小跑着递来藿香正气水,为中暑的长沙游客解了围;梨园文旅联勤指挥部智慧调度中心的大屏上,人流热力图像跳动的呼吸节拍,公安、文旅、交通等多部门在此协同作战,悄然调度,将拥堵化解于无形。“云上东湖”小程序成为游客口袋里的“智能向导”。江苏游客周女士轻点屏幕,避开人潮找到幽静骑行路线;夜幕降临时,襄阳游客李女士一家登上延时运营的游船,晚风拂过湖面,船桨搅碎星光,“这样的夜航,让匆忙的假期多了份诗意。”

东湖各部门开展一系列交通保障提升措施,为游客疏导交通。记者何晓刚摄

东湖风景区管理部门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文化+科技+生态”融合模式,通过数据赋能优化服务,打造跟优质的全季全时旅游产品体系。

(长江日报记者晋晓慧 通讯员何宇炀 崔冬婉 苏畅 黄向婷 肖佩 赵丽 韩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