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中亚大地 在镜头前揭开面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2:29:00    

2025年4月,春意盎然,花开正盛,我乘航班飞越天山抵达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开启新的工作篇章。

从飞机上俯瞰阿拉木图。

我一直觉得,摄影记者只有与周围世界“融于一体”时才能更好地通过镜头感知、定格,传递的情感才最为真挚,照片才能最接近于头脑中的构想,进而最能打动读者。踏上异国土地,对新闻摄影的热忱驱使我不断奔赴现场。

到阿拉木图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就迎来了“国际中文日”活动。2021年,作为图片编辑,我曾参与“国际中文日”中外联动融媒体稿件的策划编发。如今在第一现场,切身看到外国友人对中文学习兴趣浓厚,我感触颇深。

4月19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人们在“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上留影。

几岁的当地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体验学写汉字,很多女孩子都穿上自己喜欢的中国传统服装一展风采。一名当地大学生主动向我讲述学习中文的经历:经过九个月的学习,他掌握了一些日常对话。他说,学习汉语就像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窗内”的中华文化深深吸引了他。当镜头记录下中国文化爱好者用毛笔书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我的心中也泛起涟漪。思乡之情和身在异国时间长短或无太大关联,它会在某一个情景,某一个时刻忽然袭来……我相信,投入真情实感的报道最能打动人心。这些照片登上了《光明日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对我的驻外工作来说,算是喜提“开门红”!

4月19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名中国文化爱好者在“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上体验书法。
4月19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人们在“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上留影。

在采访中国-中亚外长第六次会晤时,我有幸在大国外交的最前线进行报道。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我切身感受到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深厚友谊,感受到中国外交官的严谨干练与自信风度。

在采访“留学中国展”时,当地大学生对留学中国的热情令人难忘。34所中国高校展台人头攒动,学子们对留学中国的向往溢于言表。据了解,现在很多哈萨克斯坦学生认为学好中文、去中国留学会有光明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斯坦学生家长也希望孩子学习中文、到中国留学。在一所大学的展台,我听到一名当地家长骄傲地跟孩子说,这所大学所在的城市他曾去过,是中国最漂亮的城市之一。

这是4月20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拍摄的第二届HSK留学中国展现场。

来哈前,我对这里的印象多来自于书本和新闻报道。就像新华社报道中提到的:“中亚大地,亚欧大陆的中心,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周边。2000多年前汉代使者‘凿空’西域的旅程,开凿出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浩浩长河。2013年以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推动丝绸之路全面复兴,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深度合作,将双方关系带入了崭新时代,让中国同中亚的故事更加丰富精彩。”

到这之后,中亚、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形象通过一次次的采访在我面前徐徐展开。这里幅员辽阔,有奔波一天也到不了的采访地点;这里地形丰富,不出阿拉木图州就能见到绮丽险峻的峡谷和宁静壮美的山与湖;这里惬意舒适,阿拉木图被誉为“中亚小瑞士”,抬头可见的雪山为城市注入灵气,街头巷尾的精致餐厅凸显着城市的格调;这里治安良好,电子化服务完善度便捷度很高,当然也有堵车等“城市病”……最令我惊讶的是,在这里直接从淘宝购物居然可享满99元包邮的服务,快递十天左右可取,亲测靠谱,从此我开始了反向“海淘”路。后来我了解到,很多当地年轻人已经习惯了使用中国的购物平台。我想这就是共建“一带一路”为当地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方便吧。

这是4月20日在阿拉木图市区拍摄的远处的山峰。
这是5月13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拍摄的日落时分的科克托别电视塔。
这是5月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拍摄的恰伦峡谷风光。
这是5月3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拍摄的科尔赛湖国家公园风光。
5月13日,人们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科克托别山体验游乐设施。
阿拉木图街头巷尾的餐厅透露出精致与格调。
这是4月24日拍摄的雨后的阿拉木图市区建筑。
这是当地的一家快递公司网点,承接淘宝、拼多多等多家中国购物平台的快递业务。

5月初,我来到图尔古孙水电站进行采访。该水电站由中企承建并已投产发电,是助力当地低碳转型的典范。在这里,曾经的项目负责人之一、现任中交集团水电对外哈萨克斯坦分公司副总经理的孙鹏,故地重游感慨万千。走在坝顶,望着现已废弃的宿舍板房,他向我讲述那段光荣又艰苦的岁月:吃住都在工地,距最近的城镇开车要颠簸一个多小时,为了活跃气氛,他们用工程废料自制篮球框……他见证了几百位“一带一路”建设者的图尔古孙奋斗历程。

这是5月8日拍摄的图尔古孙水电站。
5月8日,孙鹏到图尔古孙水电站故地重游。
图尔古孙水电站建设期间,工人们在自制的简易篮球场上打球(项目方供图)。

与此同时,远在哈萨克斯坦西部、里海东岸的阿克套,由中国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哈萨克斯坦里海沥青厂扩能改造项目已正式投产。据了解,随着中国和中亚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加速推进,中国的企业正在深入参与这里的发展建设。在合作交流中,技术、人才和资本在中国与中亚之间充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同时,随着交流合作的深入,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在当地人眼中也越来越真实、立体、友善。

这是5月5日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拍摄的里海沥青厂设施。新华社发(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像图尔古孙水电站、里海沥青厂这样的“一带一路”项目还有很多,像孙鹏这样的建设者亦有太多太多。未来,我无比期待透过镜头探寻中亚大地更深邃的面孔和更广阔的内涵,记录更多“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者在异国的奋斗故事,见证中哈友谊“像金鹰展翅高飞”。

5月9日,工作人员走在天津职业大学与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合力打造的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内。

记者:李任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