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投诉榜首”到“美好家园”——一个小区的蝶变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0:04:00    

图为5月16日,在天山区恒昌·欧景名苑小区,设置的非机动车停放点配备了安全插座,方便居民的同时减少了安全隐患。(全媒体记者王媛媛摄)

图为小区道路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居民在休憩聊天。 (全媒体记者王媛媛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媛媛)“主任,你上周说的小区大门靓化的建议,我们已经找设计公司做了一个方案,你看看,或者咱们见面聊。”5月16日10时,恒昌·欧景名苑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艾赛提·卡德尔的手机屏幕亮起,物业公司经理李金惠发来的微信跃入眼帘。

这条看似平常的工作沟通信息,背后隐藏着一段充满阵痛又饱含温情的蜕变历程。

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两年来,李金惠从一开始的抵触、担心,到现在的主动对接;位于天山区富泉街的恒昌·欧景名苑小区也从3年前的全市物业“投诉榜首”,变身为2024年自治区“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和乌鲁木齐“美好家园”示范小区。

从矛盾频发到邻里和谐,从服务滞后到响应高效,这场基层治理的“翻身仗”,正是乌鲁木齐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红色物业”模式结出的硕果。

直面难题 开启治理变革之路

恒昌·欧景名苑小区于2007年建设,有3300多户居民,由阳光恒昌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服务。

“3年前,因为小区消防设施、环境卫生等问题,居民投诉量居高不下,有一个月的投诉量排名全市第一。当时我们提出了更换项目经理、成立业委会等措施。”乌鲁木齐市物业监督管理中心副主任崔鲁刚回忆该小区过往,记忆犹新。

2022年底,李金惠接手恒昌·欧景名苑小区物业公司经理一职。面对这个“烫手山芋”,她的内心满是焦虑与不安。李金惠坦言:“既然接下了这份工作,再难也得想办法解决,那就先从居民的投诉入手吧。”

阳光恒昌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切实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随即,公司申请专项维修资金改造了小区消防水泵设施,对楼栋外立面破损处进行维修,更换了118个单元门。

2023年,小区筹备成立业委会的消息传来,李金惠的心里不禁“打起鼓来”。“业委会成立后,会不会直接把物业‘炒鱿鱼’或者要求降低物业费?”她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当时小区物业收费率不足70%,管网老化、资金短缺、人手不足等问题让小区的管理举步维艰。

2023年5月,小区业委会成立,11名成员带着居民的信任与期望正式上任。“我们和物业公司不是敌人,是合作伙伴,老旧小区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维护。”艾赛提·卡德尔在第一次与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沟通时,就表明了立场。

基于调研发现的治理症结,延安路街道富泉街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建立社区、物业、业委会“三位一体”协商共管的议事格局。同时,积极推进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物业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明确各方权责义务清单,避免各自为政、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李金惠兼任富泉街社区副主任一职,社区主任兼任物业公司副经理职位。

合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三方沟通时“火药味”十足。“有一次开会,业委会提出要在每个单元门前安装一个休闲座椅,经过初步估算,总共要安装381把座椅,投资十几万元!”富泉街社区党委书记陈彬说:“这个数字一出来,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直摇头,我也觉得难度太大。”

然而,艾赛提·卡德尔没有轻易放弃,他带领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走遍每一栋楼每一单元,实地考察,反复讨论确定安装椅子尺寸以及位置。艾赛提·卡德尔说:“只有把服务做到居民心坎里,他们才会心甘情愿交物业费,小区才能越来越好。”

当天晚上,阳光恒昌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随即启动座椅安装工作。

如今,70岁的居民李德成经常会在天气晴好时,下楼到休息凳坐一阵。他说:“休息凳安得好,坐着晒太阳特别舒服。”

精准施策 破解居民生活痛点

在小区的治理过程中,商铺油烟、电动车充电、供暖、下水管网老化等问题,也是居民反映的重点。

居民张女士说:“楼下的餐馆比较多,一到饭点,油烟味就直往家里钻,窗户都不敢开。”社区和业委会工作人员便化身为“环保宣传员”,耐心地向商户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

“店铺以做汤饭、凉皮为主,其实在开店的时候就安装了专业的油烟净化设备,但居民可能担心我们还会增加炒菜。”商户老板艾则孜·库都斯说,为了打消居民的疑虑,他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向居民解释。同时又对油烟设备进行完善,并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监测,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非机动车充电问题同样备受关注。“有些人从家里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太大了!”居民阿丽米热·吾斯曼在业主微信群里留言。社区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经过考察,在小区设置了非机动车停放点,并配备了安全插座。“物业工作人员说了,他们还会在小区多设几个非机动车停放点。”阿丽米热·吾斯曼高兴地说。

为切实解决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社区、物业、业委会采取工作联动、党课联上、活动联办的模式,将物业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现在三方拧成了一股绳,有问题大家集体解决,投诉也很少了。”陈彬说。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艾赛提·卡德尔始终坚持现场办公。“这两年,大大小小开了33次现场会,18次协调会。”他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每次会议的时间、人员和讨论内容。

前段时间,3号楼4单元下水管网突然堵塞,污水四溢。物业公司工程领班丁勇第一时间安排疏通车作业,排查后发现是室内管网老化导致的问题。艾赛提·卡德尔和业委会成员凭借对法规政策的熟悉,耐心地向涉及的五户居民解释费用分摊的合理性,最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大家共同承担费用。55岁的居民王兴梅说:“问题都顺利解决了,这下彻底改造了,下水管网也通畅了。”

供暖问题也是小区投诉的热点。为了让居民温暖过冬,社区积极协调热力公司、物业和业委会成员对小区供暖系统展开全面排查。两年来,他们已协调热力公司为小区22栋楼更换了进户管网。

同时,阳光恒昌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通过召开“红色议事会”、设立“党员意见箱”,累计收集居民关于供水管道老化、电梯故障频发、照明设施缺失等诉求127条,并形成了“需求清单——改造方案——责任到人”的闭环管理模式。

补种树木花草,维修维护公共设施,对下沉开裂的楼体基础进行加固……一件件实事,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

65岁的居民阿米娜·艾买提是小区的“热心肠”,她经常给社区和物业提建议,“楼道整治、广场广告牌维护,我都跟物业工作人员说过,很快都解决了。”阿米娜·艾买提说。

如今,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无论是社区、物业公司发布的通知,还是业委会、居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很快得到回复,也让居民感受到了被重视、被关怀。

创新服务 打造“红色管家”服务

5月17日10时,物业公司值班室的电话响起。“20号楼4单元一住户厨房软管漏水!”丁勇在工作群里紧急联系维修团队。5分钟后,2名维修人员便背着工具包,一路小跑赶到现场。他们熟练地检查、更换软管,15分钟后漏水问题成功解决。

以“3、8、15”服务标准(电话3声必接、8分钟响应、15分钟到场)为核心,小区组建了一支“红色管家”队伍,构建起“包户到人、服务到户”的精细化服务模式。

在“红色管家”服务模式下,物业、社区和业委会成员紧密协作。一人入户走访,便能同时采集安全生产、人员信息、居民诉求等多方面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前段时间,15号楼一住户反映,自家厨房天花板持续渗水,墙面发霉起皮,多次与6楼业主沟通维修事宜,但协商未果。“红色管家”成员接到诉求后,启动了“三步调解法”:首先,社区与物业工作人员联合上门勘察,确认漏水是由于6楼厨房下水管道老化破损导致;随后,业委会成员、居民党员发挥“熟人优势”,分别与两家业主谈心,倾听他们的委屈和诉求,同时组织双方开协调会。依据相关规定,明确6楼业主作为产权人负有维修责任,物业则提供管道更换的技术支持和费用估算。“红色管家”全程跟进维修进度,并监督6楼业主对受损墙面进行修补。在大家的努力下,成功化解了这起邻里纠纷。

为进一步促进基层治理的多元参与,社区党委以物业公司为主体,联合乌鲁木齐市第116中学、卫生服务站、白马餐饮等共建单位、商户和居民,共同搭建了“响里乡亲”志愿服务站。志愿者为居民提供“红色物业+便民服务”“红色物业+帮扶服务”等一系列特色服务。今年以来,“响里乡亲”志愿服务站已为困难人群提供生活照料类服务106次、免费体检92人次,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免费服务316次。

一件件贴心的服务,就像一颗颗温暖的种子,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也让小区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恒昌·欧景名苑小区的蜕变,正是乌鲁木齐市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乌鲁木齐市已有“红色物业”示范项目304个,自治区级“红色物业”优秀小区5个、市级“美好家园”示范小区138个。崔鲁刚说,今年将进一步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推动物业管理与基层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党建引领不是空话,而是让各方找到利益交汇点。”陈彬深有感触地说,基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这从对抗到协作、从猜忌到信任、从独行到同行的温暖叙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