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4年北交所超八成公司盈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21:38:00    

中新经纬5月6日电 北交所微信公众号6日发文称,截至2025年4月30日,北交所全部26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北交所上市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提质增效,不仅稳住了经营基本盘,更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关键作用,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整体经营保持稳健,超八成公司实现盈利

2024年,北交所公司经营业绩保持稳定,265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808.45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6.82亿元,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31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超六成公司实现收入正增长,超四成公司连续两年实现收入正增长。贝特瑞、一诺威、同力股份分别以142.37亿元、68.57亿元、61.45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前三。北交所上市公司全年共实现净利润110.30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4,162.18万元,225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85%,12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2家公司连续3年净利润实现正增长,29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5家公司扭亏为盈。贝特瑞、同力股份、锦波生物分别以9.30亿元、7.93亿元、7.32亿元的净利润位列前三。伴随实体经济修复,企业投资意愿增强,投资规模扩大,2024年北交所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出合计199.55亿元,同比增长8.25%。

中小企业凸显韧性,民营经济迸发活力

中小企业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北交所中小企业占比8成,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47.80亿元,同比增长6.76%,在营收规模上实现“五连增”,其中20家公司较上市前实现营收或利润翻番,体现了较强的成长潜力。算力服务公司并行科技持续提升算力资源运营效率,控制费用率水平,带动每单位算力服务的成本降低,10余年来首次由亏转盈。锂锰电池企业德瑞锂电受益于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推进技术创新,开拓客户群体,净利润同比增长182.47%。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北交所超过85%的上市公司为民营企业,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19.25亿元,67%的民企营业收入保持增长,26家公司增长30%以上。2024年新上市公司中9成为民营企业,融资金额合计超40亿元,有效支持了企业创新发展。变速器摩擦片企业林泰新材核心产品提前完成国家规划提出的摩擦材料战略任务,促进了我国国产自动变速器行业的发展,随着新产品量产供货,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33%,净利润同比增长64.78%。电接触产品“小巨人”企业聚星科技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扩大业务规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17%,净利润同比增长51.12%。

“两新”政策发力显效,消费、汽车等行业企稳回升

2024年,随着国家“两新”政策加力扩容,消费等行业呈复苏态势,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改善。按照申万行业分类,北交所家用电器、纺织服饰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99%、14.40%。精密滑轨生产商海达尔受益于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下游客户需求量增大,报告期专注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净利润同比增长107.34%。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背景下,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提升,相关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3.44%。机械设备企业同力股份深耕非公路宽体自卸车领域,紧抓国内存量替代机会,实现净利润7.93亿元,同比增长29.03%。受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政策驱动,汽车相关行业持续向好,北交所汽车相关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8.75%。汽车零部件企业泰德股份积极拓展新客户及售后市场,净利润同比增长216.53%。

与此同时,化工、光伏等行业受到周期调整和市场供需变化影响,经营业绩出现一定下滑。2024年,北交所基础化工、光伏设备行业公司净利润分别下滑72.93%、43.12%。随着经济形势企稳向好,预计部分公司后续业绩将有所改善。

研发投入保持稳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北交所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超91亿元,其中6成以上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4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亿元。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连续3年增长,2024年研发强度达5.04%,超4成公司研发强度同比增加,41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截至2024年末,北交所公司专利总数达2.69万项,同比增长8.64%,其中发明专利数量近7000项,同比增长21.86%。

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超半数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10家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定,44家获得省市级单项冠军认定。2024年,创远信科参与完成的“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与测量仪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已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基康仪器参与的“公路隧道结构健康智能监测装备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24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柏星龙创意设计产品荣获Pentawards设计奖、缪斯国际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等奖项。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在证监会的指导下,北交所积极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陆续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及相关指南。本年度已有38家公司单独披露ESG相关报告,较去年增长81%,内容涵盖环境保护、社会贡献、公司治理等方面,成为展现北交所上市公司责任使命、投资价值的重要载体。多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升级和新能源应用,推动企业实现低碳转型。中纺标积极推动绿色纤维到纺织产品的认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助力纺织服装产业向绿色、环保高质量发展。贝特瑞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个,2024年光伏发电1,688万度,自发自用率达100%,获得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荣誉。

同时,北交所上市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稳就业、惠民生、助振兴等领域持续发力,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重要力量。就业促进方面,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新增就业岗位近6,000个,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7.05万个,较2023年增长3.6%。惠民生、助振兴方面,北交所公司通过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太湖雪构建“公司+农户+基地”发展模式,推动传统养蚕模式向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转型,为农户生产赋能,共同促进蚕桑农业的发展。青矩技术为青海、贵州、西藏等多个省份及自治区数十个乡村振兴项目提供全流程专业技术咨询服务,涵盖乡村规划、工程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维度,有力支持国家乡村振兴。

分红回购传递发展信心,投资者关系管理持续加强

北交所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新“国九条”要求,持续以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2024年报披露期间,超9成盈利公司披露分红预案,叠加中期分红,2024年共计分红金额59.68亿元。其中超3成公司分红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超过50%,32家公司一年多次分红。回购规模同样保持高位,2024年北交所新增回购计划28份,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逾7.98亿元,自开市以来,93家北交所公司已累计披露回购计划122家次,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逾27.07亿元。央行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后,已有6家公司披露利用专项贷款进行回购增持,计划回购增持专项贷款规模超2.4亿元,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公司全年接受各类机构调研超7,000家次,开展线上交流、业绩说明会、现场参观、联合路演等投资者关系活动超过300场,北证50指数公司均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在市值管理方面展开探索实践,切实提升投资价值,提振投资者信心。年报披露后,全部北交所上市公司均将召开年报业绩说明会,提供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种移动端参会渠道,提升投资者参与的便利性;积极参与“专精特新”“创新成长”等系列主题日活动,传递高质量发展声音。

资本市场工具助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并购六条”等多项政策落地,上市公司积极运用融资并购等工具激发创新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交所已有5家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累计融资13.50亿元,3家公司拟发行定向可转债,拟募资金额3.7亿元,助力企业创新研发,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3家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1家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多家公司通过产业并购获取关键资源,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纸质包装企业佳合科技积极“走出去”,收购越南同行业纸制品企业股权,助力抢占东南亚市场机遇,去年净利润增长64.07%。

此外,越来越多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激励工具,留住和吸引核心员工和科研人才。91家公司在上市后推出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覆盖率达34.33%。激励对象涉及核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骨干员工6,050人。2024年,31家次公司披露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比去年同期增加24%,涉及激励对象1,621人,激励广度明显提升。上市公司设置合理业绩考核指标,通过利益共享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团队活力和创造力。(中新经纬APP)